嘉宾专访 | 大米创投艾民: 锚定硬科技,以硬实力构建科技投资生态圈
2022-11-21


9月23日,由民建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第二十二届) 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云端”顺利举办。本届论坛特邀数十位专家学者、创投大咖等围绕健康中国、技术突围、科创金融、风险监管、数字经济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助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创投新势力,共话发展新机遇。

微信截图_20221111111504.png

大米创投于2014年年底成立,是硬科技投资领域的一匹“黑马”。本次大会有幸邀请到大米创投董事长、创始人艾民是作为本届论坛特邀嘉宾,围绕硬科技生态圈投资理念与实践与我们进行深度分享。
问: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大米创投,以及大米创投的投资布局。大米投资选择优质标的的标准是怎样的?
艾 民:2014年年底大米创投正式成立,也正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大米创投在近八年的发展中,我们专注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4.0等硬科技领域,致力于打造硬科技投资生态圈,成为国内领先的硬科技领域专业创业投资机构。目前,大米创投管理四期基金,成功挖掘了禾赛科技、云鲸智能、兰洋科技、触点智能、微埃智能等项目,其中不少估值已经增长数倍、十余倍,禾赛科技的估值增长近三百倍,云鲸智能的估值增长投资两年多即已经超过百倍。
2013年我写了《股权投资项目选择与管理基于某投资基金的案例解析》论文,并在2014年逐步将理论化为实践。论文中提出,首先,人是最核心的要素;第二,项目一定有足够的市场发展空间;第三,项目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壁垒,可以是技术上的护城河,也可以是商业模式上的壁垒。其中,人的因素是最核心的。因为只要人足够优秀,他一定能找到爆发的赛道、市场,也一定能吸引其他优秀的人才,构建新的壁垒,让企业逐步成长为行业的龙头。
问:面对智能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作为投资机构,如何助力科技企业解决科研痛点和难点,突破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打造大米创投投资生态圈?
艾 民:大米创投是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面临着“卡脖子”难题,拥有底层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行业和赛道也是我们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一直以来,大米创投强调生态圈建设的重要性,聚焦生态效应,致力于打造出一个围绕硬科技的生态圈。在熟悉的硬科技赛道以“投人”的逻辑去投,成功的概率比较高。
我们引进了很多产业背景的LP,包括欣旺达、合康、朗科、正辉太阳能、三宝、金智、远望谷、科陆等企业的原董事长或创始人;此外,东莞理工学院也是我们的LP之一,它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做LP的大学。在投资领域上我们不断做减法,聚焦我们所擅长的硬科技领域。我们最大化的整合现有产业资源、技术资源,形成产业合力;让LP和项目之间,项目和项目之间,互相赋能,协同发展。在投后管理方面,我们会协助项目引进优秀人才,对接产业资源,助力产业资源整合,构筑更为开放、协同的硬科技生态共同体。
问:纵观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以及投资环境,您认为硬科技领域哪些赛道具有较大的爆发力?未来,大米创投会如何布局?
艾 民:硬科技是投资界的一大热门,在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涌向硬科技领域的时候,我们要以差异化立足。大米创投总结出了一套独门的“百、十、一”投资策略。首先,“百”是指每只基金至少投出一个百倍以上回报的项目;第二是“十”,指整只基金的回报超过十倍;“一”,指基金的DPI目标是要在投资期结束的第二年时就到1以上。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存在不确定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么哪些赛道有可能实现百倍回报?首先,我们关注到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科技+”领域,如“科技+消费”。中国人均GDP在2020年就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会持续爆发。所以有核心底层技术的科技所叠加的消费产品,更容易受到广泛消费者的青睐。相对而言,To C端的消费赛道是一个确定性的机会。如大米创投投资的木卫MORUS快速烘干机等项目都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其次是碳中和赛道。碳达峰、碳中和已纳入国策,从发展趋势、发展目标来说都有非常明确的方向。因此,大米创投在锂电池产业链上有相关的布局。第三,汽车的电动化以及智能化。这也是未来5-10年内确定性较强的行业,相关核心零部件企业、汽车整车企业都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中,汽车将成为一个载体,更多电子化、智能化的功能,如无人驾驶等,将不断的实现并迭代升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第四,人工智能行业,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即我们常说的数字化产业、智能制造。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和柔性供应链等底层技术的进步,产业数字化和工业4.0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还有掌握核心底层技术的进口替代,例如半导体相关产业。半导体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国产替代的产业发展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产业也遇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问:资本寒冬中,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投资机构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硬实力”?大米创投有什么秘诀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艾 民:资本寒冬中非常多投资机构都面临着“融资难”“投不出去”等问题。大米创投相对而言比较幸运,我们的第四期基金深圳大米天使基金在2021年底成立,并于2022年初开始投资运作,今年的投资布局上我们有充足“子弹”。
硬科技投资领域“内卷”愈加严重,在“投早”“投小”“投科技”已经成为投资机构的共识的当下,有别于大型机构的投资谨慎而漫长的决策流程,大米创投投资决策反应非常迅速,形成“短平快”的投资节奏,以差异化战略形成自己的投资优势。自创立以来,大米创投始终秉持着构建产业生态、培育行业龙头的理念,挖掘硬科技领域的优质项目和创始团队。经过多年的投资实践,大米创投硬科技生态圈已初步建成,陪同一众被投企业快速成长,为基金创造丰厚回报。